网民买回山寨“特仑苏”
4月6日,一名网友在合肥论坛合肥专区发了这样一个帖子,名叫《哥杯具了,哥好不容易攒钱买的“特仑苏”,变成“特仑特”了》,一天时间里,该帖迅速引起了合肥网友的关注,120多名网友跟帖。
而看了楼主贴出来的“特仑特”乳酸菌饮料的照片,众网友们惊叹:“它跟‘特仑苏’长得实在是太像了,只有这一字之差,难怪会骗过消费者的眼睛。”
这名网友介绍,他以前也很少喝“特仑苏”牛奶,6日,他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整箱,打算尝尝。“可回家以后我才发现自己是个大悲剧!”网友说,打算喝时才发现自己买的不是“特仑苏”,而是“特仑特”!
网友并没有透露“特仑特”的购买地点,只是将“特仑特”拍了下来,并传到了网上。记者初看照片上的牛奶外包装时,并未发现问题,简直是活脱脱的“特仑苏”,细看之下才发现,外包装上有一字之差,那就是“苏”变成了“特”。
面对这一山寨版牛奶,一网友跟帖打趣说:“要认准商标再买哈,咱出门可以不带相机,但一定要带放大镜。”
另外一名网友“晓晓”说,她也曾买到过“特仑特”,“我记得一箱是50块钱,比‘特仑苏’便宜些,但味道可差多了,我就是喝的时候才发现的。”“晓晓”告诉记者,这两者长得实在太像了,而只有等箱子打开后,才会发现“特仑特”的小包装要稍微大一些,而味道方面,“特仑特”没有牛奶那种浓稠的感觉,喝上去有一股怪怪的味道,“像是凉水兑出来的。”
店主惊诧“差点看走眼”
“晓晓”告诉记者,她是去年年底在合肥火车站附近一商店买到“特仑特”的。
随后,记者来到了火车站广场,但是在这附近的数十家大小超市里,记者并没有发现长相貌似“特仑苏”的“特仑特”。
记者在一家销售“特仑苏”的超市里,拿起该饮品与网友拍摄的“特仑特”照片做了比较,发现从外观上看,两种产品十分相似,就连“特仑苏”字样两边的蒙古文字和奶牛图案的标志也都几乎一样,只是在大小上略有不同,而且“特仑特”的外包装印刷较为模糊一些。
此外,记者发现“特仑苏”的英文字母是“MILK DELUXE”,而在“特仑特”上则写着“MILK TELUTE”;特仑苏的宣传语为“醇香新贵族,贵在优蛋白”,而特仑特的则是“醇香新贵族,贵在高品质”。
“这也太像了吧!”超市老板看到记者对比两种饮品,也不禁凑过来看了一眼,他惊讶地表示:“别说普通消费者了,假如我不是仔细观察,我都会看走眼!”
“可能别人盗用了信息”
从网友拍摄的照片来看,“特仑特”的内外包装盒上都没有明确标注生产厂家,但写有一个公司的名字――广东开平市李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,还留有公司地址、两个销售热线和一个传真号码等。
随后,记者先后拨通了该产品的两个销售热线。接第一个销售热线的是一名男子,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问其是否是“特仑特”牛奶公司,该男子回答:“是的。”记者随后表示买了这个牛奶发现不对劲,想具体问问“特仑特”与“特仑苏”有什么关系,该男子改口表示:“我这是安保室,你问我们研究中心吧。”可记者拨打了该男子提供的电话,询问其是否是“特仑特”时,接电话女子说了一句“你打错了”。
接第二个销售热线的是一名女子,听到记者询问“特仑特”,该女子表示:“我们不是‘特仑特’,我们是广东开平市李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。”对于有消费者购买到“特仑特”产品上印着该公司名称和电话时,这名女子表示:“‘特仑特’我们在几年前做过,现在不做了,你买到的‘特仑特’,可能是别人偷用我们公司名称等信息了吧。”
而等记者再问时,该女子说:“我刚来公司没多久,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“特仑苏”有权提起诉讼
昨日,记者咨询了“特仑苏”的生产商蒙牛公司,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“特仑特”与“特仑苏”没有任何关系。
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从2009年年底开始,蒙牛投诉热线就接到不少消费者反映“特仑特”问题,过年期间投诉尤甚,“我们只能建议消费者到购买地的工商部门反映”。
记者将网友拍摄的“特仑特”照片传给了工商部门一位工作人员,他看后表示该产品与“特仑苏”外包装非常相近。根据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,仿冒知名商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产生误解、混淆,误以为是知名商品的,仿冒产品都要停止使用该外包装。
而对于被仿冒的“特仑苏”一方,12348法律援助热线的王律师表示:“‘特仑苏’也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。”
而一旦法院认定被仿冒的“特仑苏”是知名商品,仿冒厂家就必须停止使用与其相似的外包装,并赔偿相应的损失。
最后,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,在平时购买牛奶等商品时,除了要看生产日期外,还要注意查看产品的商标、生产企业等信息,以免被误导。